我們做到最好,只為您品味美好
首頁 登入
購物中心 促銷活動 服務據點 Q&A
【破100,000,000顆泡芙銷售秘訣】 2022-08-03 16:06

『很難想像這樣一顆外觀絲毫沒有任何點綴的泡芙可以這麼受歡迎?』

除了無添加、純天然食材製成之外,還有什麼秘訣嗎?今天就讓豆編來公開這個銷售破100,000,000以上顆泡芙奇蹟的秘密吧!

再講秘密之前(+先賣個關子XD+),豆編想先跟大家分享泡芙的製作的原理泡芙是透過麵糊加熱後慢慢吹大,一般會採用乳化劑、膨鬆劑來控制它的成型。但這將會違反豆穌朋堅持『無添加』的理念,若用天然食材,泡芙的成型將會忽大忽小、忽厚忽薄,也因此我們不計成本,引進歐洲先進設備及乳化技術,確保泡芙大小的穩定度。重點是,這樣的泡芙製作,尺寸愈小,工愈困難。聽到這裡讀者可能會跟豆編有著相同的疑問『那幹嘛要堅持做這6CM的泡芙呢?』,關鍵就在比例,以及豆穌朋老闆對消費者品嚐感受的完美堅持。

首先是比例。

15年前,豆穌朋在開發泡芙這項商品的時候,經歷過無數次的試吃市調(聽說當時的試吃成本高的嚇人),結果顯示當泡芙的size製作超過6CM的時候,平均每個消費者一次吃的量不超過2顆,大部分的人反應原因是食用完會出現太膩的感受,導致不會想再吃下一顆;接著泡芙的size製作若小於5CM的時候,則顯示出多數人反應沒有驚奇感或感到有點空虛。答案出來了嗎?沒錯,差別不是在泡芙的大小,而是比例原則

簡單來說豆穌朋泡芙分兩個層次,酥皮外殼以及卡士達內餡。當泡芙越大,相對應的卡士達內餡比例將會超過酥皮外殼,容易讓吃的人產生負擔或是有太膩的感受,相反的當泡芙小於5CM的時候,會讓人覺得只有吃到外殼的烤堅果香氣,卻感受不到內餡來自歐洲頂級卡士達的濃郁感受。原來,6CM泡芙大小的由來是為了將酥皮外殼與卡士達內餡比例調整到最完整而呈現的結果。

接著,是老闆對消費者品嚐感受的堅持

當初在思考泡芙製作大小的時候,陷入一陣迷思,究竟如何做到『剛剛好』的理想size。剛剛好意味著恰到好處,我們希望做出一個讓人可以優雅的享受一顆美味的泡芙。於是我們去做了一項好玩的調查,隨便尋找周遭的人請他用拇指與食指擺出C的手勢(其實就是拿泡芙的手勢),然後我們實際去量了兩指之間空出的長度,結果非常令人驚奇。兩指空間平均長度落在5.5cm-6cm之間,換句話說,這就是大家最自然狀態下,拿在手中的泡芙大小!透過老闆對消費者有趣的細膩觀察,也因此決定了豆穌朋泡芙最後的大小。

看完今天豆編公開的這兩段小故事,讀者可以發現,豆穌朋泡芙之所以可以賣到上億萬顆的銷售奇蹟,就是透過不斷地與消費者互動、了解我們的客人真正的體驗感受進而付出最大努力的滿足他們的需求。話說回來,豆編有偷偷去調查了文章開頭提到來反應泡芙大小的客人,其實到現在還是有來回購我們家的泡芙,結果原因是『只有吃我們家的泡芙不會覺得膩…』(真的很可愛XD)。

※文末特別感謝一路走來不斷支持我們給予建議的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