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咖啡嗎?每天都要喝咖啡才能救贖厭世的心情嗎?咖啡已經成為社會顯學更成為生活哲學,近年來有關咖啡的深度研究紛紛出爐。有聽過「咖啡浪潮」嗎?這是2002年由烘豆師 Trish Rothgeb 在美國咖啡協會 SCA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oasters Guild 中首次發表提出的概念。
第一波咖啡浪潮:即溶咖啡崛起
所謂的First Wave coffee 第一波咖啡浪潮大概指1940~1960年間咖啡速食化,也就是即溶咖啡的崛起。其實在1881年法國 Alphonse Allais 發明了即溶或可溶性咖啡並獲得專利,而1889年由紐西蘭人 David Strang 加以改良及販售,雀巢、麥斯威爾咖啡等級榮咖啡也於不久後上市,但到了1917年美軍參加二次大戰把即溶咖啡大量提供給士兵當奮勇的提神飲料,才大大加速簡單便利就能喝到咖啡的「咖啡速食文化」,第一波浪潮讓咖啡朝「大眾飲品」邁出一大步。
第二波咖啡浪潮:罐裝咖啡&義式濃縮咖啡
Second Wave coffee 第二波咖啡浪潮,則是指1960-1990年間連鎖咖啡廳全球化,義式濃縮咖啡風行的階段。1966 年美國畢茲咖啡與茶 (Peet’s Coffee & Tea) ,引進義式非濃縮咖啡 (espresso) 為基底的義式咖啡沖煮方式。1969年日本的 UCC 咖啡公司是全球第一個把杯裝咖啡改成罐裝咖啡的企業,讓喝咖啡變為隨手可得更加普及;接著1971年星巴克成立,拿鐵、卡布奇諾等義式咖啡開始大量流行,發展出各式各樣花式咖啡口味,沒想到這第二波咖啡浪潮由連鎖咖啡業者主導變相成過度商業化有利可圖的行為,破壞了原有享受咖啡的美好精神...
第三波咖啡浪潮:精品咖啡備受矚目
所以這時手藝精湛的咖啡師群起結合了,開始對抗過度商業化的大型咖啡公司及連鎖咖啡館,Third Wave coffee 第三波咖啡浪潮從2000年到現今,FROM SEED TO CUP 強調產地與烘焙的咖啡精品化,大家開始講究喝咖啡的樂趣,從咖啡產地、咖啡處理、咖啡烘焙至各種沖煮的方式及各類器具,都以「開放與分享」的精神熱情燃燒,把咖啡帶入更平民、更個人、更講究的潮流!
不管世界咖啡浪潮來到第幾波,豆穌朋提倡「咖啡最浪潮」,站在最好制高點提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咖啡哲學,用咖啡與自己獨處也用咖啡與人交往,就像中古時期的貴族沙龍,大家聚在一起聆聽古典交響樂、品嘗精緻可口甜點般的宜人自在。
音樂有200多種音符,而咖啡有800多種變化,用咖啡在人際往來當觸石,讓咖啡是音樂是藝術是媒合,發揮「咖啡催化劑」最強效果;如同音樂家可以用幾個音符鋪成樂曲,聲調柔和熨貼心意送給喜歡的人,而每個人也可以找出幾款適合的配豆,調整味道符合個人品味再送給在意的朋友。讓一顆顆的風味咖啡豆化身成為一個個跳耀音符芽,一個人的獨處靈感,一群人的交流情感,都可以在咖啡香裡被釋放、被療癒、被傳誦,在這與咖啡交融交響的時候,就讓餘音繞樑、就讓餘香飄盪,此時「咖.啡.最.浪.潮.了」!
#從咖啡中找出自我風格:https://goo.gl/4Ubvuy
#豆穌朋的三大咖啡哲學:https://goo.gl/24TK7T